思考了許久 到底打狗這本書要從哪裡開始
既然一切故事都是從火車站蔓延出去的
那就從這裡當起點好了
.................................................................................................................
[ about Tagao & Kaohsiung ]
高雄的舊稱叫打狗 這大家都知道
不過為什麼有台北 台中 台南
偏偏高雄叫做高雄? 哪裡高 ? 哪裡雄 ?
又為什麼叫打狗 ?
為什麼要打 ? 打得為什麼不是貓 是狗 ?
劉姊姊要說故事了
..................................................................
高雄在十五世紀以前,為馬卡道族的居住地。
族人為了抵禦時而來犯的日本倭寇與中國海盜,便遍植刺竹作為防禦。
而「竹林」在馬卡道族族語中叫「Ta﹣gao」,因此也順勢將此地地名取為竹林(Ta - gao)。
Ta - kao的發音與閩南語「打狗」相近,進而也漢化譯稱「打狗」。
到了日治時代後期,
官方認為打狗兩個字不甚文雅,
於是將之改為與日語發音相近的高雄(Taka-o)。
高雄由於地理環境的優越,
日據時代便有計劃性的建設,積極將高雄推向港口都市。
並且在1937年,
興建當時戰爭所需的煉油廠、造船所、軋鋼廠、肥料廠……等大型工廠,
此舉奠定了高雄日後重工業的基礎。
由於重工業的形象深植,
高雄往後在文化活動的發展上顯得寂寥,也被冠上了「文化沙漠」的刻版印象。
為了扭轉這個稱號,
近年來,在高雄政府與各界藝術團體的共同努力下,
高雄的觀光與藝術發展,不但趨於完善,更成為其他城市的跟進目標。
高雄,從過去被動防禦的打狗,成為今天積極蛻變的新運動城市
你看到了嗎﹖
.......................................................................................................................
[ run !! 高雄火車站 ]
曾經在月台上,來來往往錯動的身影裡,不知道有多少故事,都被它看見了
再會啦 ! 車站
港都的火車,載著阮慢慢停靠在這
乎阮擱一次 會凍來將你仔細來看
對阮細漢時,你就親像山惦惦站惦在這
乎離鄉的人啊,有一種想厝的心晟
不知多少人的故事,攏惦車站來搬
重逢的感動、離別的目屎, 你攏惦惦在看
如今阮只有用感恩的心,輕輕將你來移
對你的感情啊。會永遠留惦阮的心肝
再會啦!老車站
再會啦!老車站
再會啦阮的青春、阮的愛人、懷念火車聲
再會啦!老車站
再會啦!老車站
再會是暫時未來重逢才是咱的永遠
............................................................
這首由李炳輝與辦桌二人組合唱的「再會啦﹗車站」
是2002年,高雄火車站遷移時的主題曲。
那年我二十歲,當看著電視新聞畫面裡
報導著高雄舊火車站連同地基,一併遷移至原址東南方82公尺的位置時
我的瞠目結舌在電視機前,與遷移畫面共存許久。
當時直覺
這個浩大的工程, 已經大到我無法想像
要怎麼把一棟房子 硬生生推到另一個地方 ?
幾年後
我在老家親眼見證了這項工程技術
當時地震過後, 土地測量出錯
以至於一位鄰居的新房子蓋到別人的土地上去
當時就跟高雄火車站一樣, 把整棟房子連同地基
一併 推推推推 到隔壁去
但當時鄰居家只小小的遷移了一公尺, 就花了不少時日
比起那八十二公尺的長距離, 那真是一段漫長的移動
.......................................................................................
[ 那 , 歷經風霜的商圈們 ]
身為一個外地人
每到一個地方總不自覺把當地人事物跟自己的家鄉較量一番
高雄火車站周邊其實跟台中的型態很像
應該說,絕大部分的火車站似乎都有著相似的命運。
火車站總是一個城市最早開發的地點
跟著崛起的商圈在多年過後反而有種不與時進的俗氣。
從願景館左後方的長明街商圈
到後火車站的後驛商圈、天津街的成衣街、大連街的皮鞋街
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就跟台中火車站前的繼光街、電子街一樣
有響亮的稱號,但卻在時代的洪流裡,洗刷得黯淡無光。
自許是南部五分埔的天津街,人潮稀稀落落
皮鞋街裡一雙雙過氣鞋款,或許也很難再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這些敵不過時間快速變遷的商圈,正以一股堅忍的力氣在人事已非的夾縫裡喘息著。
但是 在車站周邊的商圈裡
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
[ 南北貨 三鳳中街市集 ]
這個充滿乾貨香的地方 很吸引我
從火車站前的建國路往右走
經過紅磚建築的高雄中學,再往前一些
有一個褪色的大紅圓招牌寫著「三鳳中街觀光商圈」
這裡就是與台北迪化街齊名的高雄年貨大街。
三鳳中街比較像是一個大型的長廊室內市場。
吸引我的
是連結兩邊建築而搭起的挑高屋頂光罩
這大約三層樓挑高的錯覺,使得三鳳中街更顯得狹長
而經過光罩落下的陽光
在這狹長條的空間裡,錯落各種不同姿態的光影變化。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到日本沖繩
同樣讓我流連忘返的平和通市場
也是以這樣的方式,集中起小販與顧客叫賣之間的你來我往。
相似的氣味、相似的光景、相似的樸質
一股滿滿的懷念。
來到這裡這, 彷彿到了日本, 還是這種雜貨市集 最吸引我
過去,三鳳中街旁,有一條河渠直通「三塊厝港」
許多海外進口的舶來品經由港口就近集中在這個市集販售。
隨著消費型態漸漸的改變
這裡也轉型為以乾貨、糖果、穀物、藥材……等,為主要銷售商品。
這個讓我念念不忘的小東西
具老闆娘跟他員工討論了好一陣子之後的說法
叫做 粿仔捲
可能從來沒有人問過她 那是甚麼名字
用海苔包裹的粿版 很Q彈
裡面有一些脆脆的豆皮跟豆芽
因為是素食的關係 口味很清爽
在這炎炎夏日
這清爽不油膩的手捲 真的太好吃了!!
老闆娘 ! 下次我要買十捲
[ 版面計劃 ]
一連做了兩本書
嘗試過活撥可愛的排法 與 日式優雅的排法後
Tagao 11+2 它結合了文化 觀光 與 吃喝玩樂
不就像是一篇篇報導嗎 ?
所以腦袋裡浮現了報紙編排的畫面
馬上來試試看
由於這本書會對比火車站與捷運站兩個截然不同的城市發展
火車站會以復古的方式去做篇排
而捷運站則用較年輕 新穎的用色 去做整體設計
但捷運站部分, 就等我捷運站玩透透回來再嘗試囉 !
.
留言列表